requestId:685d5fcf93e457.48108894.
□本报克州记者站/杨鹏
阿图什市包養網吐古买提乡玛依丹村是帕米尔高原一个小山村,这里驻守着迈丹边防连。在长达58年的岁月里,一茬又一茬的边防连官兵,对迈丹小学学生无私呵护、倾情奉献,先后包養帮150余名学生圆了大学梦。
“以前,村里的孩子在‘流动教学点包養’上课。为了能让孩子们有个固定的教学点,官兵们就在连队旁边平整出一块空地,作为迈丹小学的固定学习点。从那时起,一代代官兵就把解决孩子教育包養網的问题记在心上,落实在行动中。”7月4日,迈丹边防连指导员彭国棋告诉记者,1962年,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劲旅经过长途跋涉,在这里扎下营地,被命名为“迈丹边防连”。
从连队驻地向西2公里就是迈丹小学所在地。从开始包養帮学校用泥土筑房子,用木头做桌椅,包養網到现在捐资助学,进行现代化包養網教育建设,在官兵们的接力下,这所小学发生了巨大变化。
“学校缺什么,我们就尽力帮什么”,这是迈丹边防连一代又一代的官兵对迈丹小学的承诺包養。除了部队捐赠以外,从201包養網3年开始,连队官兵还积极协调专项资金,完成对迈丹小学的整体翻新改造,陆续建成学生宿舍、包養網食堂,最多时可供100个孩子住校生活、满足210余名师包養生包養用餐。为了解决迈丹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,他们发动大学生士兵成立校外辅导员小分队包養網,定期给孩子们辅导功课。
包養網“迈丹小学现在是村里条件最好的地方。”72岁的村民买买提明玉山·乌斯曼感慨地说。他曾是迈丹村民兵连连长,也曾是迈丹小学的学生。他上学时,没有固包養定校舍,牧包養網民的毡房被轮流当作教室。如今,迈丹小学建成了崭新的教学楼,拥有功能齐全的食堂、存书颇多的图书室、温馨的学生公寓;学生宿舍通了暖气,用包養上了太阳能热水器,还接通了互联网。
今年51岁的古丽不不·牙克甫阿力包養老师,教书育人已有包養網33个年头。谈及连队对迈丹小学的帮扶,她深有感触地说:“官兵们种包養下思想的火种,让孩子们受益一生。”
“我小学三年级时,辍学在家放羊。时任迈丹边防连连长赵明科知道后,跑到家里做通我父母的工作,直接将我从牧场接回学校,并将他的津贴悄悄塞进包養了我的口袋。”迈丹小学校长买买提居马·托合塔巴依包養網说,感念于赵明科的无私帮助,他发奋读书,2001年考取师范学校,毕业后主动回到迈丹小学教包養網书。
古丽再那·哈帕尔学习成绩一直不错,但在小学五年级时,懂事的她为了不给贫困的家庭添负担,悄悄做好了辍学包養網准备。后来,迈丹边防连开展“大手拉小手”捐资助学活动,成绩优异的她成了帮扶对象。“除了送学习生活用品外,解放军叔叔还给我补课。”2018年,古丽再那考入吉林大学医学院,“如果没有迈丹边防连的官兵包養網,自己或许还在村里放羊。我一定好好包養網学习,将来和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。”
一个连队,一所学校,依然还在彼此守望。让山里的孩子上好包養学,迈丹包養边防连与迈丹小学的故包養事还在继续……
TC:
發佈留言